纯钛蒸发器选用优质工业钛精工制作,钛的纯度达99.7%,耐腐蚀性强,具有高导电性,耐热性能好,适用于低浓度,酸性液体的加工与冷却;表面不易产生氧化层,不污染介质,环保无毒,不结垢,不易堵塞。优质壳管式蒸发器经过专业工艺焊接,焊接接口紧密牢固,不易泄漏。壳管式蒸发器结构简单,耐高压,采用沉浸式结构,安装在待换热的容器内,可根据容器做成单层或多层。应用范围广泛,纯钛蒸发器凭借工业纯钛的各种优良性质,广泛应用于各类海鲜养殖,海水换热,盐水换热,化工,食品,医药,冶金,制冷,轻工,电镀行业、铝氧化槽、制盐、造纸、超声波、电子通讯、集中供热等行业和领域。
换热器内漏的处理方式:当发现壳管式蒸发器内漏后,先把壳管式蒸发器大盖拆卸下来,然后向管程注水打压(有时直接利用装置循环水充压),检查小浮头侧的胀口和垫片牌有无泄漏,再根据检查结果决定下一道工序。1、小浮头垫片失效的处理方法最简单,只要换小浮头垫片就可以。2、对于浮动管板胀口泄漏,如果只有少数几个胀口泄漏,且泄漏不太大,一般可以由两人用手电筒在交叉两个方向同时进行检查,寻找出泄漏的胀口;如果泄漏胀口太多,无法准确地用该方法找出漏点,就需要采取其他办法进行检漏。3、若小浮头垫片和胀口均无泄漏,就可判定是箱侧的胀口或者换热器和管束泄漏,可采用管箱侧内漏检查法。
换热器温度控制过程有如下特点:壳管式蒸发器温度控制系统是由温度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组成的闭合回路。被调参数经检测元件测量并由温度变送器转换处理获得测量信号,测量值与给定值的差值送入调节器,调节器对偏差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后输出控制作用。壳管式蒸发器温度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如下:冷流体和热流体分别通过换热器的壳程和管程,通过热传导,从而使冷流体的出口温度升高。冷流体通过循环泵流经换热器的壳程,出口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热流体通过多级泵流经换热器的管程,与冷流体热交换后流回蓄水池,循环使用。从控制任务要求可知,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是单点、恒值控制。且题目要求用单回路控制系统,控制范围和控制精度要求一般,功能上无特殊要求,采用广泛使用的PID控制。
蒸发器传热基本方式:壳管式蒸发器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是热流体和冷流体同时在换热器传热面两侧流动,热量通过壁面从热流体传给冷流体。壳管式蒸发器传热有三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是指静止物体(如气体、液体、固体),由于分子、原子、电子的运动,使热量从物体内由高温处向低温处的传递。热对流或称对流传热是指气、液流体流动引起的热量传递,又分为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两种°特点:加快液体或气体的流动速度,能加快对流传热。对流是液体和气体特有的传热方式。热辐射是指物体发出辐射能,通过电磁波产生能量传递。当温度较高时才能发生。制冷换热设备的传热情况,往往是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两种或三种传热方式组合作用的结果。
循环型(非膜式)壳管式蒸发器中央循环管截面积一般为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100%,循环速度:0.4~0.5m/s以下,适宜用于处理结垢不严重、腐蚀性小的溶液。悬筐式壳管式蒸发器的环形截面积一般为加热管总截面积的100150%,循环速度:1.0~1.5m/s之间,适宜用于蒸发有晶体的溶液。缺点是设备耗材量大、占地面大、加热管内的溶液滞留量大。列文蒸发器:循环管截面积一般为加热管总截面积的200350%,阻力小,循环速度高达2.0~3.0m/s,适宜处理晶体析出或易结垢的溶液。强制循环蒸发器:循环速度高达2.0~5.0m/s。处理粘度大、易结沟或易结晶的溶液。升膜蒸发器:加热管长径比为100~150,管径为25~50m。二次蒸汽在加热管内的速度为20~50m/s,减压下为100~160m/s 处理蒸发量较大的稀溶液以及热敏性或生泡的溶液。不适合处理易结晶、易结垢或粘度特大的溶液。
版权所有:无锡市新五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孙经理
座机:0510-86192004
手机:18914256292
地址:无锡市惠山区藕塘锡陆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