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型(非膜式)蒸发器中央循环管截面积一般为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100%,循环速度:0.4~0.5m/s以下,适宜用于处理结垢不严重、腐蚀性小的溶液。悬筐式蒸发器的环形截面积一般为加热管总截面积的100150%,循环速度:1.0~1.5m/s之间,适宜用于蒸发有晶体的溶液。缺点是设备耗材量大、占地面大、加热管内的溶液滞留量大。列文蒸发器:循环管截面积一般为加热管总截面积的200350%,阻力小,循环速度高达2.0~3.0m/s,适宜处理晶体析出或易结垢的溶液。强制循环蒸发器:循环速度高达2.0~5.0m/s。处理粘度大、易结沟或易结晶的溶液。升膜蒸发器:加热管长径比为100~150,管径为25~50m。二次蒸汽在加热管内的速度为20~50m/s,减压下为100~160m/s 处理蒸发量较大的稀溶液以及热敏性或生泡的溶液。不适合处理易结晶、易结垢或粘度特大的溶液。
纯钛蒸发器选用优质工业钛精工制作,钛的纯度达99.7%,耐腐蚀性强,具有高导电性,耐热性能好,适用于低浓度,酸性液体的加工与冷却;表面不易产生氧化层,不污染介质,环保无毒,不结垢,不易堵塞。优质蒸发器经过专业工艺焊接,焊接接口紧密牢固,不易泄漏。蒸发器结构简单,耐高压,采用沉浸式结构,安装在待换热的容器内,可根据容器做成单层或多层。应用范围广泛,纯钛蒸发器凭借工业纯钛的各种优良性质,广泛应用于各类海鲜养殖,海水换热,盐水换热,化工,食品,医药,冶金,制冷,轻工,电镀行业、铝氧化槽、制盐、造纸、超声波、电子通讯、集中供热等行业和领域。
我们使用蒸发器久了之后,有一些零部件需要我们进行更换,蒸发器垫片也是其中之一,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的更换顺序。应按以下顺序进行:1、拆下换热器的废旧垫片,注意拆卸时,不得使垫片槽内有划痕。2、用丙酮、丁酮或其它酮类溶剂,清除垫片槽内的残胶。3、用干净的布或者是棉纱擦净垫片槽和垫片。4、将粘接剂均匀地涂在垫片槽内。5、把干净的新垫片贴在板上。6、贴好垫片的换热器板片要放在平坦、阴凉、通风的地方自然干固4h后才可安装使用。换热器目前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大家值得信赖的产品.
载冷剂冻结的可能性。如果蒸发温度低于载冷剂凝固温度,则载冷剂就有冻结的可能性。在载冷剂的最后一个流程中,载冷剂的温度最低其冻结的可能性最大,当用水作为载冷剂时,从理论上来说,管内壁温度可以低到0℃。但为了安全起见,通常使最后一个流程出口端的管内壁温度保持在0.5℃以上。对于盐水作载冷剂的情况,根据同样的道理,应该使管内壁温度比载冷剂的凝固温度高1℃以上。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压力损失。制冷剂流经蒸发器时引起压力损失,必然使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的压力P2低于入口处的压力P1,从而降低了压缩机的吸气压力,致使制冷能力下降。
换热器大多是以水为载热体的换热系统,由于某些盐类在温度升高时从水中结晶析出,附着于换热管表面,形成水垢。在冷却水中加入聚磷酸盐类缓冲剂,当水的PH值较高时,也可导致水垢析出。初期形成的水垢比较松软,但随着垢层的生成,传热条件恶化,水垢中的结晶水逐渐失去,垢层即变硬,并牢固地附着于蒸发器表面上。此外,如同水垢一样,当蒸发器的工作条件适合溶液析出晶体时,换热管表面上即可积附由物料结晶形成的垢层;当流体所含的机械杂质有机物较多、而流体的流速又较小时,部分机械杂质或有机物也会在换热器内沉积,形成疏松、多孔或胶状污垢。
干式壳管式蒸发器的优点:(1)充液量少,为管内容积的40%左右;(2)受制冷剂液体静压力的影响较少;(3)排油方便(4)载冷剂结冰不会胀裂管子;(5)制冷剂液面容易控制;(6)结构紧凑。蒸发器缺点:制冷剂在蒸发器换热管束内供液不易均匀;弓形折流板制造与装配比较麻烦;载冷剂在折流板孔和换热管间、折流板外周与筒体间容易产生泄漏旁流,从而降低传热效果。 板式换热器具有如下特点:1)体积小,结构紧凑,比同样传热面积的壳管式换热器体积小60%;2)总传热系数高,约为2000~3000W/(m2K);3)流速小,流动阻力损失小;4)能适应流体间的小温差传热,可降低冷凝温度,提高制冷压缩机性能;5)制冷剂充注量少;(6)质量轻,热损失小。
版权所有:无锡市新五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孙经理
座机:0510-86192004
手机:18914256292
地址:无锡市惠山区藕塘锡陆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