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壳管式蒸发器的应用广泛,日常生活中取暖用暖气散热器片、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火箭上油冷却器等,都是换热器。专业壳管式蒸发器还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既可是一种单独的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器和凝汽器等;也可是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部分,如氨合成塔内的热交换器。由于制造工艺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早期的换热器只能采用简单的结构,而且传热面积小、体积大和笨重,蛇管壳式换热器等。随着制造工艺的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它不仅单位体积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而且传热效果也较好。
怎样解决壳管式蒸发器换热量不足的问题?1、重新对疏水器进行选型,在疏水管路加装疏水调节阀,该疏水阀是根据加热器的水位变化,通过DDZ-Ⅱ型电子调节系统来实现调节控制。加热器的水位信号经差压变送器、比例积分单元、操作单元、最后由电动执行机构来操纵调节阀,通过调节阀门开度大小来控制输水量的大小。这样可使换热器内疏水及时排出,保证换热效果。2、日常注意控制循环水水质,加强水质监督,尽量减少壳管式蒸发器结垢现象的发生;3、对于系统的蒸汽计量装置,寻找方法尽快加以解决;4、定期对加热器的进行解体检查或进行反冲洗,清除加热器内杂物,提高加热器效率;此外在设备投运初期系统充水时,须将加热器内空气放净,以免影响换热质量。
新五环为您来带壳管式蒸发器简单原理介绍:蒸发即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岀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真空蒸发的特点:溶液沸点下降,有利于处理热敏性物料,且可利用低压强的蒸汽或废蒸汽作为热源对相同压强的加热蒸汽,可提高传热总温度差溶液的粘度加大,总传热系数降低;对减压系统,系统的投资费和操作费增加。专业壳管式蒸发器蒸发过程的特点:(1)传热性质:热、冷流体都发生相变。(2)溶液性质:蒸发过程中有结晶吸出、易结垢。产生泡沫、粘度变化大、有腐蚀性。(3)溶液沸点的改变。(4)泡沫夹带:二次蒸汽中常挟带大量泡沫。(5)能源利用:如何利用二次蒸汽的能量。
干式壳管式蒸发器为全部制冷剂在管内蒸发的壳管式蒸发器,多为卧式,主要用于氟利昂制冷装置。干式壳管式蒸发器与满液式蒸发器(壳管式)结构基本相同,但工作过程却完全不同,专业壳管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在冷却管内流动蒸发,载冷剂在管外流动被冷却。载冷剂由蒸发器前端的筒体下部进入,经折流板折流后,从另一端上部流出。制冷剂由前端盖下部进入,往返2~4个流程后由前端盖上部流出。由于端盖对制冷剂的流动有折返作用,制冷剂在流动蒸发过程中比容不断增大,所以每个流程中的冷却管数也依次增多。出于载冷剂被折流上下流动,而制冷剂则前后往返流动,所以液体载冷剂与冷却管接触良好,传热系数较大。这种壳管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充填量很少,大约为管组容积的35~40%。制冷剂在管内流动过程中全部变成气体,为保持冷库制冷机吸气过热度不变,制冷剂的供液量由膨胀阀自动控制。
换热器种类很多,按热量交换原理和方式,可将壳管式蒸发器分为混合式、蓄热式和问壁式三类。其中间壁式壳管式蒸发器按传热面的形状和结构可分为:管壳式、板式、管式、液膜式、板壳式与热管。目前,在换热设备中,使用量最大的是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该类换热器具有可靠性高、适应性广等优点,在各工业领域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尽管受到了其他新型换热器的挑战,但反过来也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在换热器向高参数、大型化发展的今天,管壳式换热器仍占主导地位。列管式换热器可根据其结构特点,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填料函式和釜式重沸器五类。
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广泛使用于闭式盐水循环系统。壳管式蒸发器主要特点是:结构紧凑,液体与传热表面接触好,传热系数高。但是它需要充入大量制冷剂,液柱对蒸发温度将会有定的影响。且当盐水浓度降低或盐水泵因故停机时,盐水在管内有被冻结的可能。若制冷剂为氟利昂,则氟利昂内溶解的润滑油很难返回压缩机。此外清洗时需停止工作。干式氟利昂壳管式蒸发器主要区别在于:制冷剂在管内流动,而载冷剂在管外流动。节流后的氟利昂液体从一侧端盖的下部进入蒸发器,经过几个流程后从端盖的上部引出,制冷剂在管内随着流动而不断蒸发,所以壁面有一部分为蒸气所占有,因此,它的传热效果不如满液式。但是它无液柱对蒸发温度的影响,且由于氟利昂流速较高(≥4m/s),则回油较好。
版权所有:无锡市新五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孙经理
座机:0510-86192004
手机:18914256292
地址:无锡市惠山区藕塘锡陆路1号